Linux安全网 - Linux操作系统_Linux 命令_Linux教程_Linux黑客

会员投稿 投稿指南 本期推荐:
搜索:
您的位置: Linux安全网 > Linux系统 > » 正文

大型网站后台架构的演变(2)

来源: 未知 分享至:

1.2.1.3 增加缓存及数据库读写分离

随着访问量的不断增加,发现整个系统的读写比例很大,对用户而言,读操作多于写操作,而且比例很大,这就需要进一步改善架构,实现读写分离。

通过增加db proxy,实现读写分离。如图所示,2-2-1-3。


                                                                                 图2-2-1-3

考虑到读写比例大的特点,如图2-2-1-3所示,通过增加db proxy,以及master-slaves ,实现读写分离,所有写操作在master db上进行,所有读操作在其他slave dbs 上进行,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1)缓解单台db的压力,减少单台db的负载

(2)增加多个slave,当master db宕机之后,可以很快切换到slave 上,减少所有db同时宕机的风险。

很多用户访问,读与写操作比例很大,如图2-2-1-3所示,通过在web server层上增加缓存,可以提高访问速度。比如可以缓存css、jpg等静态文件。

增加缓存有两个好处:

(1)加快用户的读请求访问速度。

(2)缓解web server的压力。

 

1.2.1.4 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增加在线备份设备(交换设备和服务器)

虽然上述几个架构图,从各个层面缓解了服务器压力,但是,还是存在当点故障的可能性。如果出现单点故障,没有在线物理设备提供使用,那该系统也不是一个高可用的系统。针对上述问题,增加在线物理备份设备,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如图2-2-1-4所示。

              

                                                                                   图 2-2-1-4

如图2-2-1-4所示,增加了负载均衡器的在线备用设备和db proxy在线备用服务器,这样做可以在负载均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启用在线备用设备;如果db proxy出现故障,也可以启用在线备用db proxy,实现故障转移。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Tags:
分享至:
最新图文资讯
1 2 3 4 5 6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理智评论文明上网,拒绝恶意谩骂 用户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