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boot.msg (写一些提示的语句)
label rescue
kernel vmlinuz
append load_ramdisk=1 initrd=intird.img rescue
label red6install
kernel vmlinuz
append ksdevice=eth0 load_ramdisk=1 initrd=intird.img network ks=http://192.168.0.90/pub/
workstation.cfg
提示用nfs directory 使用ipv4 取消ipv6
输入 192.168.0.90 推的机子的ip
输入 /var/ftp/pub 这个是ftp的工作目录放光盘的地方
其他同上
六.备份还原及修改文件系统
1.....备份
在急救模式下建立根文件,挂载/dev/sda1....sda5等到新建的目录下
上课示范实验是在虚拟机里面加上一个18G的逻辑卷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拿来做备份
原来虚拟机里面有两个disk。每个8G,分别是sda ,sdb,sdc
进入急救模式 选择skip
#fdisk /dev/sdc 删除磁盘上的所有分区,并建立唯一个分区
#mkfs.ext4 /dev/sdc1 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cd / 到根目录
#mkdir /a ( /b /c /d /e /f /g) /g是独立空余的分区放备份文件的
挂载前两个磁盘的分区,然后进行打包
#fdisk /dev/sda #mount /dev/sda1 /a #mount /dev/sda2 /b #mount /dev/sda3 /c
#fdisk /dev/sdb #mount /dev/sdb1 /d #mount /dev/sdb2 /e ......看备份需求
#cd /a #tar -zcvf /g/rootfilesystem.tgz ./ 就把根给打包
#cd /b #tar -zcvf /g/usrfilesystem.tgz ./ 把/usr给打包,这里/usr被独立分区才这么做
以此类推
也就是每个分区一个包,包装起来放到 /g 来备份专用的独立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