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条件编译指令。
程序员可以通过定义不同的宏来决定编译程序对哪些代码进行处理。条件编译指令将决定那些代码被编译,而哪些是不被编译的。可以根据表达式的值或者某个特定的宏是否被定义来确定编译条件。
2.1 #if/#endif/#else/#elif指令
#if指令检测跟在制造另关键字后的常量表达式。如果表达式为真,则编译后面的代码,知道出现#else、#elif或#endif为止;否则就不编译。
#endif用于终止#if预处理指令。
#else指令用于某个#if指令之后,当前面的#if指令的条件不为真时,就编译#else后面的代码。
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debug功能,每次要输出调试信息前,只需要#ifdef DEBUG判断一次。不需要了就在文件开始定义#define DEBUG 0
#elif预处理指令综合了#else和#if指令的作用。
//例82.2 #ifdef和#ifndef
这二者主要用于防止重复包含。我们一般在.h头文件前面加上这么一段:
//头文件防止重复包含这样,如果a.h包含了funcA.h,b.h包含了a.h、funcA.h,重复包含,会出现一些type redefination之类的错误。
#if defined等价于#ifdef; #if !defined等价于#ifndef
3、头文件包含指令。
采用头文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某些定义可以供多个不同的C源程序使用。因为在需要用到这些定义的C源程序中,只需加上一条#include语句即可,而不必再在此文件中将这些定义重复一遍。预编译程序将把头文件中的定义统统都加入到它所产生的输出文件中,以供编译程序对之进行处理。
#include预处理指令的作用是在指令处展开被包含的文件。包含可以是多重的,也就是说一个被包含的文件中还可以包含其他文件。标准C编译器至少支持八重嵌套包含。预处理过程不检查在转换单元中是否已经包含了某个文件并阻止对它的多次包含,这个的处理办法上面已经给出。
在程序中包含头文件有两种格式:
#include <my.h>
#include \"my.h\"
第一种方法是用尖括号把头文件括起来。这种格式告诉预处理程序在编译器自带的或外部库的头文件中搜索被包含的头文件。第二种方法是用双引号把头文件括起来。这种格式告诉预处理程序在当前被编译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文件中搜索被包含的头文件,如果找不到,再搜索编译器自带的头文件。
采用两种不同包含格式的理由在于,编译器是安装在公共子目录下的,而被编译的应用程序是在它们自己的私有子目录下的。一个应用程序既包含编译器提供的公共头文件,也包含自定义的私有头文件。采用两种不同的包含格式使得编译器能够在很多头文件中区别出一组公共的头文件。
4、特殊符号。
预编译程序可以识别一些特殊的符号。预编译程序对于在源程序中出现的这些串将用合适的值进行替换。
4.1 __LINE__
注意,是双下划线,而不是单下划线 。 __FILE__ 包含当前程序文件名的字符串 __LINE__ 表示当前行号的整数 __DATE__ 包含当前日期的字符串 __STDC__ 如果编译器遵循ANSI C标准,它就是个非零值 __TIME__ 包含当前时间的字符串//例9
4.2 #line等
#error指令将使编译器显示一条错误信息,然后停止编译。
#line指令改变_LINE_与_FILE_的内容,它们是在编译程序中预先定义的标识符。
#pragma指令没有正式的定义。编译器可以自定义其用途。典型的用法是禁止或允许某些烦人的警告信息。